行业新闻
2013年11月份进出口数据点评
2013/12/11
事件:
根据中国海关总署2013年12月8日公布的数据:2013年11月,我国进出口总值3560.83亿美元,同比增长9.3%。其中出口2022.05亿美元,同比增长12.7%;进口1684.04亿美元,同比增长5.3%,录得贸易顺差338.01亿美元。
评论:
1、11月出口同比增长12.7%,显著好于市场预期。技术面的原因是基数偏低,去年11月出口同比增速不足3%,自然会推高今年同期的出口增速。11月出口同比增速中,“翘尾因素”高达11.1%。经济基本面看,拉动11月出口增速回升的主要动力依然来自于我国对欧美市场出口增速的回升。其中,11月我国对美国出口同比增长17.69%,对欧盟同比增长18.35%,分别较10月增速上升9个和6个百分点。西方圣诞订单的密集交货推动出口增速进一步回升,11月我国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增速高达18.7%,较10月进一步提升11个百分点。
总之,圣诞订单迭加基数效应是11月出口同比增速超预期的主要原因。
2、11月进口增速同比增长5.3%,低于市场预期。政策重心回归调结构和促改革不利于进口增速的回升。11月一般贸易进口增速下滑至10.7%,降幅接近8个百分点,铜和石油进口均明显回落,显示11月内需收缩,这从侧面映证了市场对4季度国内经济增速放缓的一致预期。
3、11月贸易顺差规模达到338亿美元,创近五年来的新高。贸易顺差扩大自然会导致人民币升值压力的上升,外贸企业结汇意愿上升。尽管央行提出减少对外汇市场的常态干预,但短期内恐怕很难付诸实施。11月人民币汇率始终在6.09-6.10区间徘徊,汇率如此稳定是央行干预汇率的明显证据。
4、市场怀疑11月出口增速好于预期恐有套利资金的影响。根据目前已公布数据,尚不能证实这一猜测,11月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等上半年套利资金重灾区出口数据未见异常,对香港出口也比较正常。我们将持续跟踪该问题,待更多数据公布后,再行比对,以期对11月出口得出更为明确、更有说服力的结论。
主要观点:
进口和出口增长的分化将持续
与市场预期相比,在经历了进出口数据的较大幅度波动后,11月进出口数据表现强劲,高于市场预期,这是发达国家经济恢复良好的一种体现,另一方面表明尽管中国的经济有所恢复但与国外发达经济体相比仍有一定的滞后,未来中国贸易规模增长的潜力较大。因此,这种进口与出口数据的分化仍将持续,而进出口贸易规模增速则已见底启稳,正进入缓慢上升的通道。
贸易便利化落后增加中国货币和商品跨境流动的成本
从进出口商品数据来看,初级产品、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仍然占据了主要市场份额,这是过去粗放型经济增长的延续。在经济向集约型和精细化方向的结构调整过程中,贸易的便利程度将成为制约规模进一步增长的瓶颈,汇率和利率的市场化定价、资本项目下的可兑换都将成为影响商品呼货币等生产要素跨境流动成本的因素。
贸易便利化将为中国资本的海外投资创造条件
随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资本管理模式确立,中国经济对外跨国投资将是一种现实的需求,而这种投资的推进越来越需要一种良好的境内外投资通道,贸易便利化的推进为这种投资营造良好的环境。因此,以人民币国际化为目标的各种改革措施的落实,将为中国资本的海外投资创造条件,并将推动中国未来贸易规模的进一步良性增长。